新西兰人见面和告别均行握手礼,习惯的握手方式是紧紧握手,目光直接接触,男士应等候妇女先伸出手来。鞠躬和昂首也是他们的通用礼节。初次见面,身份相同的人互相称呼姓氏,并加上“先生”“**”等,熟识之后,互相直呼其名。
新西兰人的时间观念较强,约会须事先商定,准时赴约。客人可以提前几分钟到达,以示对主人的尊敬。交谈以气候、体育运动、国内外政治、旅游等为话题。
避免谈及个人私事、宗教、种族等问题。会客一般在办公室里进行。应邀到新西兰人家里作客,可送给男主人一盒巧克力或一瓶威士忌,送给女主人一束鲜花。礼物不可过多,不可昂贵。
新西兰人的生活节奏比较缓慢,人民生活比较悠闲。开放的市场和丰富的商品给不同的阶层的人以很大的选择余地,但从总的消费水平来讲,新西兰人追求商品的高档化,购物趋向名牌、时新。
新西兰人性格拘谨,即使观看**,也往往男女分场观看。对酒类限制很严,经特许售酒的餐馆,也只能售葡萄酒,可售烈性酒的餐馆,客人必须买一份正餐,才准许喝一杯。
民俗:
新西兰400万人口中约15%是毛利后裔,或属于某个部落。毛利人藉由华卡帕帕(whakapapa,系谱图)可追溯到乘着瓦卡(waka,独木舟)横渡辽阔的太平洋而来的祖先。
毛利人有着丰富又活泼的文化,保留了他们长久以来与精神和自然世界的连结。他们以自己特别的“米希”(mihi,问候)方式透过来传承自己的家世。
毛利人在米希中说出他们的“芒加”(maunga,山)、“阿瓦”(awa,河)、“玛雷”(malae,会堂)、“瓦卡”、“尹维”(iwi,部落)和“提布那”(tipuna,重要的祖先)的名字。
毛利人有一种独特的舞蹈,被称为“哈卡”(Haka),这种舞蹈来源于古毛利土著武士的站舞,男女舞蹈的具体方式有所不同。新西兰国家橄榄球队在每次开场比赛前,总是集体表演这种舞蹈,用以鼓舞士气。
扩展资料:
节日:
元旦(NewYear'sDay):1月1日
元旦次日(Day afterNew Year’s Day):1月2日
怀唐伊日(Waitangi Day):2月6日
受难节(Good Friday):4月2日
复活节(Easter day):4月4日
澳新军团日(ANZAC Day):4月25日
女王诞辰日(Queen's Birthday):6月的第一个星期一
劳动节(Labour Day):1月的第四个星期一
圣诞节(Christmas Day):12月25日
节礼日(Boxing Day):12月26日
注意:每个地区还有不同的周年庆,比如惠灵顿周年纪念日(Wellington Anniversary Day)距1月22日最近的一个星期一。
百度百科-新西兰
新西兰是大洋洲一重要的移民国家,在这里有着众多的民族和宗教,所以新西兰的文化习俗是多元的。
新西兰最早的居民来自于波利尼西亚群岛,他们将那里的文化和语言也带到了这篇土地上,经过长时间的独立发展形成了属于自己的毛利语和毛利文化。19世纪,英国殖民者将他们的文化传播至此,并且对当地本土居民产生了巨大影响,从而使得新西兰居民开始使用英语,并且适应了英国的文化。不过,当地传统的毛利文化并没有丢弃,每当我们看到体育赛事中有新西兰的队伍时(特别是篮球和足球等团体比赛),都会发现新西兰的运动员会在赛前跳一种舞,这就是新西兰土著文化的体现。
如今的新西兰人非常注重其享受高度的隐私权,尤其是它们的家居生活。新西兰环境优美,不仅游览于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更重要的是当地居民都有很高的环保意识。例如,新西兰人对废物的处理非常重视,每个街区都有指定每周某日进行废物收集,每户人家,按照日期把废物分别包扎好,或放置在标准的垃圾箱内,如纸张、玻璃器皿、木材等分别处理,放置于门外,由废物收集公司进行收集。
新西兰是一个有着多种宗教的国家,每一个新西兰人可以自由选择宗教信仰。不过,毋庸置疑,新西兰是一个以信奉上帝为主的国家,从国歌的名字与内容足以见证。
新西兰当地大部分居民为英国后裔,所以这里的主要文化习俗向英国靠拢,很多欧洲的生活习惯也适用于新西兰。新西兰人的生活节奏比较缓慢,人民生活比较悠闲。另外,新西兰对酒类限制很严,经特许售酒的餐馆,也只能售葡萄酒,可售烈性酒的餐馆,客人必须买一份正餐,才准许喝一杯。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