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中医药博物馆的价值

上海中医药博物馆的价值

qlxsjsz 2025-05-12 旅游攻略 16 次浏览 0个评论

上海中医药博物馆的形式设计更是波澜壮阔,高潮迭起。宽敞的展厅,高低错落的展品,雅俗对话的展具选材,稳健而协调的色调搭配,明暗衬托的用光,加之“唐太医署”和“宋赵太丞家”2处场景的布设,使得展览的艺术效果更加与中医文化的丰富内涵相一致,与陈展内容的发展脉络相同步,步步将观众引向深入。去年上海市政府将上海中医药博物馆建设列入市府年度为民办实事计划中科普教育基地改造的10个项目之一,市文管委和浦东新区科协等部门也立专项予以支持。该博物馆的建成开放,不仅将为上海和浦东新区的精神文明建设增添了高品位的文化艺术展示场所,也将为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宣传中华民族医药卫生活动的历史与成就,开展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爱国主义和民族优秀传统教育,为增进中外各民族的文化交流、医药交流和友谊,推动中医药学的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上海中医药博物馆的百草园

建设投资

馆内设有9个展区和科普活动室,并建有图书资料室、多功能讲演厅、文物库房、多媒体演示教学设施等。建筑装修和陈列展览总投资2400余万元,其中上海中医药大学出资约2000万元,上海市科委、市文管委和浦东新区政府资助近400万元。

占地16亩的“百草园·杏林苑”于2006年6月23日建成开园,将景观、科普和教学融为一体,与中药标本陈列馆相辅相成,对公众免费开放。“百草园·杏林苑”是学校中医中药教学与研究的资源和社会科普教育的资源,在积极为学校的教学和研究工作服务的同时,也全方位为社会的科普教育活动服务。“百草园·杏林苑”融入、整合并依托整个校园丰富的中医药特色生态景观绿化,以点连面,充分呈现和展示“橘井飘香”的中医药文化氛围。整个园区被设计成八卦形与位于博物馆的“阴阳鱼”造型相对应,充分体现具有中医特色的万物众生皆阴阳平衡的特点。在面向社会的中医药科普教育活动中,主要接待大中小学生、社区居民等,举行包括常用药用植物品种识别、采集、观赏,挂牌、养护,观看药用植物专题短片等活动;开展青少年及科普对象参与的“挂牌认养”、“我与苗木同成长”、“采果标本发放”等活动;结合芳草园等园区的品种,开展“收集花叶闻香识药”、“采果收种选优建库”、“干花干草香熏摆件”、“功能植物餐饮食品”等趣味活动。引导观众了解、热爱中医药文化,鉴赏各类入药的奇花异草。“百草园”面积约8600m2,有平地栈道、多媒体教室、暖房、人工小溪等,由荫生园、水生园、丹桂园、藤蔓园、木兰园、灌木园、果树园、芳草园、茶艺园、香草园、盆景园、菜蔬园、品菊园、红豆园和引种园等组成,种植400多种常用药用植物,有“中华九大仙草”之首的铁皮石斛、珍贵的毛曼陀罗、百年首乌和杜仲、石斛、辛夷、银杏、藿香、紫苏、黄芩、玄参、野葛、百部、百合、猕猴桃、金银花等。“杏林苑”占地约2000m2,栽种杏树320余株。杏树由上海中医药大学系统师生、校友和单位认购。“神农尝百草”是一个古老而美丽的传说,“杏林春暖”也是医学史上流传了一千七百多年、赞美德医双馨的一段佳话,树魂立根、育人济世是上海中医药大学的职责,所以用“百草园·杏林苑”命名。

上海中医药博物馆的价值

转载请注明来自青龙峡旅游信息网,本文标题:《上海中医药博物馆的价值》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6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